通安驿镇人大“四个突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时间:2018.04.28 17:29
陇西县通安驿镇地处陇西县北部,辖10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887户24612人。共有县、乡人大代表60名,其中,县人大代表10名,乡人大代表54名,妇女代表17名。近年来,该镇党委、人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做好新时代乡镇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坚持“四个突出”,努力提升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
一是突出阵地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镇人大工作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按照“自身建设标准化”要求,确保“四个到位”。一是资金保障到位,镇上设立了镇“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配备了桌椅、电脑等各类办公用品。同时在马头川、冯河和古城3个村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播放设备,为代表们集中学习、议政和开展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和保障。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完善了人大代表之家“五图、两表、八项制度”和人大代表工作室“两图两表四项制度”,设置了人大代表公示栏,将代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情况对外公示,方便选民联系。三是人员配置到位,人大办公室配备了1名专职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人大办公室日常工作。四是自身建设到位,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通过以会代训、代表小组学习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对人大代表工作的基本方法进行学习。依托“家”“室”平台,结合镇季度考核工作,组织代表向选民进行述职并接受评议,通过述职评议,使代表履职行为更加规范,履职热情进一步激发。
二突出工作重点,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全镇各项重点工作,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去年以来,根据代表建议,先后对群众关心的易地扶贫搬迁、菌菜产业园、印象核桃基地、芹菜基地、乡村道路等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视察,按照县人大联动开展工作的要求,对《食品安全法》《电力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在全镇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注重刚性监督方式运用,为进一步促进驻镇单位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对通安派出所、通安水管所、通安学区、通安卫生院开展了工作评议。
三是突出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去年以来,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对密切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引洮工程、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城乡低保、土地流转、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11条,为政府改进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在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把乡镇逢集日定为人大代表接访日,每月上旬(农历逢三、六、九日)选其中一天,由人大主席带队,各站所分别抽派人员组成接访工作组,对来信来访群众进行接待,对当场能办理的及时转交办理,对不能及时办理的转办相关部门限时办理,有效密切了干群关系。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了“政通人和新通安”人大代表微信群,及时宣传人大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在每个行政村都设置“人大代表信箱”,畅通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渠道。同时,镇人大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动员全镇各级人大代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岗位参与到活动中来,以转作风、接地气、察民情、传民意、办实事为宗旨,积极开展人大代表帮扶联系贫困户活动。
四是突出办理质量,推动代表建议落实。把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摆在重要位置,一是改进交办方式,责任明确到位。将书面送达交办改为会议集中交办,通过会议现场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当场认领交办事项,形成了政府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站所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承办人员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列出清单,安排专人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有效提升了转办力度。二是创新办理途径,问题解决到位。坚持办前见面和办后见面,交办前与人大代表见面,广泛听取意见,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加快问题解决和处理,办后与群众见面,充分听取群众的反响和评价,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三是强化跟踪监督,答复落实到位。为及时全面掌握办理进度,保证意见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对责任分解、办前见面、办理过程、办后见面、上报结果五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及时掌握办理的动态、进程和结果,确保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有答复、有回音。(付腾飞 王香云)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