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驿镇人大:坚持做到“五个突出”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时间:2019.07.12 16:17通安驿镇人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升人大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较好地发挥了镇人大在脱贫攻坚、民生事业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组织领导,提高站位谋划落实。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镇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方位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凝聚了思想共识,形成了工作合力。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大工作要点,确定代表活动内容,将人大工作与全镇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每季度听取镇人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按照上级人大要求,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人代会,把人大主席团、政府、民政、财政工作报告全部纳入听取和审议范围,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依法向政府进行交办,切实提高代表的主体意识和履职积极性。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以法律为准绳,组织代表开展监督活动。根据代表建议,对群众关心的易地扶贫搬迁、东西协作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贷款回收、“三变改革”等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情况进行视察,配合县人大对“一法一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走访部分镇属单位、召开评议工作动员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综合执法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进行了工作评议。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岗位实际,动员引导人大代表以“六项行动”为平台,参与帮扶联系贫困户活动。结合镇季度考核工作,先后组织代表在原选区向选民进行述职并接受评议,通过述职评议,使代表履职行为更加规范,履职热情进一步激发。
三是突出建言献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镇党委工作部署,组织辖区县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围绕群众关切的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城乡低保、三变改革、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15条,并衔接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在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把赶集日定为接访日,每月初(农历逢三、六、九日)选其中一天,由人大主席带队,各站所分别抽派人员组成接访工作组,对来信来访群众进行接待,对当场能办理的及时转交办理,对不能及时办理的责成相关部门限时办理。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了“政通人和新通安”人大代表微信群,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报镇上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学习心得和履职经验,同时在微信群上及时回应和处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8条。在每个行政村都设置“人大代表信箱”,畅通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渠道。
四是突出建议办理,不断提升办理质量。重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创新交办方式,将以往书面送达交办的做法,改为会议集中交办,所有相关人员集中研究方案,当场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当场认领交办事项,形成了政府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站所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承办人员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坚持办前见面和办后见面,交办前与人大代表见面,广泛听取意见,找到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加快问题解决和处理,办后与群众见面,充分听取群众的反响和评价。
五是突出阵地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中,从阵地建设入手,设立了镇“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配备了桌椅、电脑等必需的各类办公用品。同时在马头川、冯河古城和高阳4个村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播放设备,为代表们集中学习、议政和开展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和保障。建立完善了人大代表之家“五图、两表、八项制度”和人大代表工作室“两图两表四项制度”,设置了人大代表公示栏,将代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情况对外公示,方便选民联系。人大办公室配备了1名专职人员和2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人大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通过以会代训、代表小组学习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代表进行履职培训,并根据当前的重点工作,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王立新)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