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昌镇:“五个一”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
时间:2024.05.30 15:592024年,陇西县巩昌镇人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尽助推之力,在厉行法治、强化监督中建睿智之言,在发扬民主、联系群众中献务实之策,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一个最高政治原则”,把准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内涵。镇人大始终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想上紧扣党委意图,工作上紧跟党委部署,行动上紧随党委步伐,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意志。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镇人大主席团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全面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准确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的动力、思路和实效。
二是搭建“一个代表履职平台”,丰富联系服务群众新桥梁。以“家”“室”“点”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为抓手,紧盯高标准建、高质量管、高效率用的“三高”目标和硬件标准化、程序规范化、运行制度化、活动多样化、结果实效化的“五化”要求,规范建设“镇人大代表之家”1个,“人大代表工作室”7个,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点”36个,努力把“家”“室”“点”建成代表为民履职的“服务站”、收集民意的“直通车”、凝聚民心的“连心桥”。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坚持定期组织人大代表以轮值方式到点遍访选民、以议题方式重点走访选民、以预约方式定点接访选民,引导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五个一线”工作法(民意在一线体现、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成效在一线凸显)了解民情、关注民生。同时强化数字赋能、代表赋码,全面推广代表“码上履职”,在“人大代表联系点”设置印有代表个人专属二维码的代表展板,选民通过扫码可以在非接待日给代表留言,收集民意实现了“全天候、无障碍、零距离”。
三是实施“一个民主实事工程”,拓宽人民当家作主新路径。按照市、县关于实施“122民主实事工程”的有关意见精神,遵循“党委领导、人大实施、政府支持、代表推动、群众参与”的民主实事工作机制,在顺应民意的基础上确定靛坪村3159亩灌溉工程为2024年民主实事工程项目。创新提出“3551”工作法,推行“三代”服务,完善“五专”举措、建立“五项”机制,达成“一个”目标,以“民主”定“民生”,让“实事”真“实施”,切实让民主实事项目达到“推进民主建设有力、助力追赶发展有为、促进社会和谐有效”的总目标,全力助推政府兑现承诺、交出满意答卷,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在基层开花结果。
四是开展“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代表履职为民新作为。紧紧围绕市、县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深入开展“追赶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一进、三访、四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代表在招商引资、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矛盾纠纷调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扛起责任、彰显作为、履职奉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示范作用。依据代表的自身特长、个人能力以及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履职重点,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矛盾纠纷和理论宣讲等特色代表活动小组,通过开展实地观摩、听取汇报、现场询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对全镇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河道保护、行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通过依法履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是聚合“一批产业发展链条”,彰显代表助民增收新成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实施“强重镇”战略,按照“西蔬南药川商贸+文旅康养”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链条锻造,坚持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代表作用聚在产业链、代表职责履在产业链。综合考虑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职业领域、行业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按照行业领域相同、专业知识相近、尊重个人意愿的原则,将189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组建产业链代表小组,定期对产业链代表小组人大代表开展中药材种植、粗深加工、电商销售等知识培训,组织代表进项目工地、田间地头、产业园区等,通过代表依法有效履职,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米秋亮)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