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时间:2017.08.22 11:09——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综述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人大的有关文件精神,把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为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提高代表素质,发挥桥梁作用,履行代表职责”为切入点,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途径,不断教育、引导和激励人大代表加强与选民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忠实履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的代表职责,着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充分发挥了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县人大工作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让代表联系群众专业化
密切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需要。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一切工作、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旦脱离群众,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代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与代表自身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密切相关。县人大常委会历来把提高代表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严把代表入口关,优化代表结构比例,加大履职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代表联系群众的责任意识。
一是严格代表准入机制。换届选举时,按照省市县委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尊重民意,加强对代表选举过程的有效监督,指导各乡镇各选区认真做好代表推荐、酝酿、提名工作,严把选举程序关、结构比例关和资格审查关,确保将文化素质高、政策水平好、群众威望高、履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选民推荐选举为人大代表,从源头上保证了代表的质量。
二是强化代表学习培训。历届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培训作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围绕代表履职必备的法律法规、代表权利义务和执行职务等内容,采取分层分片、分期分批等方式,对县级人大代表开展普遍轮训。特别是针对换届后有三分之二新当选代表的实际,今年3月上旬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县人大代表分片培训,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法两个专题进行培训,使代表深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把握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开展履职活动的方法等内容,为代表履职尽责、联系群众、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各乡镇人大结合工作实际,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订阅资料等形式,实现了乡(镇)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同时,今年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赴外培训3期,开阔了代表眼界,丰富了知识结构。
三是重视代表履职实践。根据代表界别,按计划有侧重地邀请基层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和工作评议等活动,并列席常委会会议,鼓励代表建言献策,切实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让代表联系群众规范化
为加强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县人大常委会在原有各项代表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促进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汇报县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对代表学习培训、活动平台建设、监督制约机制和履职服务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为了加强代表“两联系”工作,修订完善了《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联系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办法》,重点对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一定数量的县人大代表、联系方式方法,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方式方法、工作任务、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和人民群众监督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结合“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建立了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联系接待选民等13项“人大代表之家”规章制度,分别在乡镇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装框上墙。同时,各乡镇人大也相应建立了人大主席副主席联系人大代表和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等工作制度,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工作的制度框架逐步完善。
二是健全履职监督机制。研究制定《陇西县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办法》,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室”,坚持“1+4”代表述职评议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25%的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进行现场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监督,其他代表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和群众的民主意识。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监督机制、届中调整和退出机制,完善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对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接待联系选民、提出意见建议、向选民述职等情况全部纳入代表任期档案,督促其更好地履行职务。对积极参加活动,热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建议的代表予以表彰,建议优先提名推荐为连任代表人选;对不能履行代表职务的代表,提出批评意见,并劝其辞去代表职务。
三是创新建议办理模式。为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县乡两级人大分别组织代表在人代会前集中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完善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模式,县级人大建立常委会领导现场重点督办、政府分管领导陪同督办、委室归口联系督办、邀请提议代表参与督办、相关部门具体承办、建议办结销号制度,并就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加强B类建议续办督办工作,将上年度B类建议再次分解到各委室,由各委室督促相关承办单位做好续办工作,切实提高代表建议办结率。近年来,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落实率均占到代表建议总数的90%以上。各乡镇人大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建立了党委书记阅办、人大主席交办、乡镇长批办、分管领导承办、人大代表督办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确保了代表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搭建平台,优化服务,让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
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对代表负责就是对群众负责,为代表服务就是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积极为代表履行职务,联系选民群众搭建平台,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了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以各乡镇人大为依托,按照易于组织和方便活动的原则,组建了19个县人大代表活动小组,确定由人大主席和乡镇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并把省、市代表按区域就近划入相应代表小组,并按照相关标准加强了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乡镇人大本着就近就地、行业相近、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及时组建代表活动小组,注重抓好年度代表小组活动开展,特别将定期接待选民和不定期走访联系选民作为代表小组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抓好,充分调动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拓宽知政渠道。县乡两级人大共建立代表联系互动新媒体平台27个,其中门户网站1个、QQ群10个、微信群12个、短信互动平台4个,定期向代表通报人大工作动态、传送法律法规政策、交流代表意见建议,着力提升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知晓度。进一步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参与,通过向代表印发《人大通讯》,订阅“一报两刊”,协调“一府两院”每半年向代表通报一次工作情况以及参与部门民主测评会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引导代表及时掌握政情县情,及时与群众联系沟通,同时对掌握的社情民意及时向上反映,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架起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
三是创建闭会期间活动平台。为了切实解决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开展活动阵地缺乏的问题,学习借鉴外地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按照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公示、有资料、有档案的“六有”标准,建成乡镇“人大代表之家”17个,村级“人大代表工作室”60个,实现了各乡镇和中心村“家”“室”全覆盖,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搭建了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家”“室”的平台纽带和前沿阵地作用,规范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接待选民、述职评议等活动,实现了代表学习在“家”、议事在“家”、接待选民在“家”。三年来,共组织代表学习培训、座谈讨论150余次,提出建议200多条,累计接待选民8000多人次,征集社情民意1700余条,组织开展代表述职600多人。
四是创新代表联系群众载体。将人大代表参与精准扶贫作为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与代表小组活动、促进代表履职等结合起来,有效拓展了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突出人大工作特点,广泛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结对联系帮扶贫困村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引导代表从调优种植结构、发展畜牧养殖、改善基础条件、抓好劳务输出、加强基层组织等方面,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换届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共联系贫困村127个,贫困户1141户,代表们累计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和开展技术培训8091人次,帮助制定致富计划和规划等1268份,征集社情民意490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08件,帮助协调落实资金3606万元。(常小平)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