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评议报告
时间:2017.11.01 15:09县人大常委会评议组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县人大常委会组成工作评议组,从9月下旬开始对全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了评议调研。评议期间首先组织召开了县教体局工作评议动员会,听取了县教体局负责人关于全县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在此基础上,工作评议组先后深入到思源学校、实验小学、文峰中学、文峰小学、首阳中学、云田初中、云田小学等学校及相关乡镇,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延伸调查,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评议调研组先后分乡镇召开了有乡镇分管领导、县乡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调查问卷座谈会,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75份,收回175份,从汇总情况看,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综合评价为优秀的143份,占82%,良好的23份,占13%,一般和差的9份,占5%。归纳整理意见建议28条,逐一向教体局作了反馈。现将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评价
工作评议组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同教育教学工作同考核,同全县教育事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同部署,充分调动了全县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全方位地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度重视,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实行县上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和包片领导、教体局班子成员、教体局干部四级联系学校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深入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县教体局成立了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县建立103所家长学校,通过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合力,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执教水平。
(二)强化教育,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为总揽,以“全国普法万里行”走进基层活动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主题法治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全县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教师爱岗敬业的使命感、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爱生育人的职业意识明显提升。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通过每学期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每年至少举办1次师德师风专题活动等形式,有效提升教师素质上台阶,造就了一批依法执教、安心从教、勤奋任教的高素质师表群体,全县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多年保持在全市领先位次。近五年来,有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159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奖励,258名教师获得市级表彰奖励,2075名教师获得县级表彰奖励,有效激发了全县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监督,抓好师德师风追责问责工作。建立了领导分片包干、首席督学、责任区督学、学校挂牌督学“四级联动”督导机制,创新改进督导方式,延伸拓展督导内容,组建师德师风督导巡察组定期督导巡察,在县教体局、学区、学校、乡镇和村委会设立了师德师风意见箱和举报热线,主动让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参与师德师风监督,师德师风建设群众评价机制初步形成。重点关注和解决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严禁参与升学宴谢师宴、收受索要现金礼品、有偿家教、强行订购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5年来,对发生违规违纪和师德失范等行为的25名教师给予了政纪处分。
(四)建章立制,确保师德教育深入长远开展。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育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陇西县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陇西县校长管理办法》《陇西县教师管理办法》,构建形成了“1+14”的全链条闭环运行制度政策体系。制度明确要求切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师德师风的考评结果与教师资格认定注册、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挂钩。对于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规范的教师,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震慑效应进一步加大。
二、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
工作评议组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和教体局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就全县而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正面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学校管理不严,对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不到位,收到举报不能及时严肃处理,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倾向,使一些不良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有些学校个别领导干部社会习气较重,不认真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定,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领导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欠缺。有的学校个别教师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难以引领学生,为人师表作用甚微,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教育观念落后,凭经验吃老本,工作敷衍了事,不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探究教研教改工作,在新课改面前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缺乏学高为师的应有本领。
(二)教师的职业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缺乏职业理想,抱怨教师职业过于清贫,厌倦和轻视本职工作,抵制不住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诱导学生请客送礼、有偿家教,有的教师热衷于从事第二职业。有些学校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没有广泛宣传,学生缺乏对教师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依据;有的学校即使建立了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对违纪教师一再迁就,不能及时批评教育处理,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三)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认识不够,平时疏于对教师的管理,在年度考核、评优晋级时,重教师的教学成绩,忽视对师德师风考核,监控过程存在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更是倚重自身的教学成绩,放松自身的师德修养,对家长态度冷淡,对学生没爱心,工作讲条件,缺乏奉献精神。在师德师风的奖惩机制上,还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严、赏罚不明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能深入到学生、家长、社会群众中详细调查,难以做到直面问题、一针见血,评议工作的本质意义难以得到体现。
三、今后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道德素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负有行业领导、依法监管的职责,要加强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党风带动教风学风。积极开展正向激励和反面警示教育活动,让领导干部做教师的表率,用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感染教师,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教育行风。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二)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优化教书育人良好环境。严格执行省、市、县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要求,禁止学校统一组织学生收费补课,禁止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以及动员和暗示学生参加收费的补习班、特长班,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的行为发生。学校不得违规强迫征订教辅资料,也不得允许其他部门、团体和个人在校内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教学用具和教辅资料等。加强教师廉洁从教宣传教育,对教师的日常言行、育人行为、上班纪律严格要求,形成制度,使师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理事。
(三)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评价体系。加大奖励力度,发挥绩效工资和各种津贴在师德师风建设考核中的杠杆作用,切实奖励在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保障教学一线广大教师的正当利益,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评议制度,在校内采取学校领导定期评议、教师之间相互评议、学生对教师民主评议的方式,校外组织开展家长评议、社会群众评议活动,广泛征求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群众反映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解决措施,科学制定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方案,从师德底线、师德基准、师德高标三个层次多元评价,让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切实发挥正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县师德师风建设。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