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府两院”执法检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8.11.08 17:07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听取“一府两院”执法检查工作报告,近年来已经成为县人大常委会的一项常规工作。今年,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经主任会议研究,组成调研组,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于9月下旬对“一府两院”执法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政府法制办、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等单位以及法检两院和首阳法庭,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了“一府两院”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安排部署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调研,为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相关工作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意见建议,促使全县范围执法工作的不断改进提前做了准备,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一府两院”执法检查工作的做法成效、困难问题以及调研组的意见建议分别报告如下:
一、工作做法和成效
今年以来,“一府两院”紧密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动依法治县工作取得新进展。尤其是以执法检查工作为抓手,大力促进各项法律法规全面准确的贯彻实施,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责任进一步靠实。
县人民政府以法制办为依托,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坚持把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作为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普遍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强化了执法办案层级监督。政府法制办认真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重大处罚备案审查工作,今年以来共对2069项需审核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许可事项制作发放了审核意见书,对各执法单位提交的52件行政处罚备案申请准予登记备案46件,不予登记备案6件。二是重视开展案卷评查。在县政府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中,先后调取了县水务、质监、食药监等12个执法单位的行政案卷70份,随机抽取42份进行全面评查,对发现的调查取证不充分、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反馈,责令整改。三是规范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政府法制办从规范办理程序,创新办理方式入手,建成标准化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室,探索推行听证式审理方式和在行政复议中积极进行调解工作。今年办理的11件行政复议申请,办结9件,其中4件维持,2件撤销,驳回、终止、不予受理的各有1件。四是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各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大了行政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审计局、食药监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建立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有效减少了行政行为同案不同罚等现象的发生。
(二)法检两院聚焦公正司法开展执法检查效果明显。
县人民法院为适应司法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创新内部执法检查机制,探索构建由审监庭统一组织,办案团队、审委会委员共同参与的案件质效监督新模式,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办案水平。一是把主审法官责任制、办案终身负责制和员额进入退出等司法办案责任制相互融合,建立健全了案卷评查奖惩机制,并重新制定了《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和《案件庭审评查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办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推行“三评”、“三查”机制。在评查方式上实行承办法官自评、审委会抽评、案件评查领导小组再抽评的“三评”机制;在评查范围上实行案件卷宗评查、庭审活动评查、发改案件评查的“三查”机制。三是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常规评查和专项评查。对2017年7月初至2018年6月底之间审结的案件进行了常规评查,共评查案件3663份;对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重点是2015年以来新发生的已办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了专项评查。此外,结合“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开展执行案件重点评查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执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县人民检察院根据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新形势,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进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聚焦司法办案,在批捕、起诉、刑罚执行等环节加强监督,着力推进司法公正。二是聚焦公益诉讼,针对改善市容市貌,营造人居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在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三是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所办理的案件进行全面评查,共评查出问题1534条,并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四是加强受案管理,强化办案流程监控,促进案件信息公开、保障律师执业权益,进一步推进了司法办案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组认为,“一府两院”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政府执法检查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执法检查量大面宽,情况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一些部门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执法人员对在执法中遇到的与当事人的矛盾冲突不能从自身依法办事的角度思考问题,工作简单粗暴;还有些政府部门对有关监督意见反馈不及时,监督效果打了折扣。因此,如何构建富有成效,具有操作性的执法监督机制,是一项艰巨任务。
二是政府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大力解决。比如调研中了解到,我县对上市销售的动物肉及其肉制品的检疫工作,动物检疫部门因政策原因不进行检疫;而食药监部门虽有监督职能,但无检疫资质,不能检疫,导致上市销售的肉制品检验长期缺失,社会影响非常大。再比如一些政府部门在执法力量和硬件配备方面存在人员短缺、经费不足、车辆不能保证、装备落后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执法效能的提高和执法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法院对信访件的办理问题需要在执法检查中进一步关注。近年来,法院受理的信访案件呈上升趋势,历年积案化解难度大,越级上访、非法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2018年新产生5件信访件,占信访案件总数的31.3%。这些案件涉及历史问题、法律问题、政策问题,以及需要跨地区协调处理的问题,当事人对抗情绪较大,拖的时间越长,处理难度越大。
四是检察机关在执法检查中需要更加重视有关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案件的办理质效。调研中了解到,检察院近年来对如何发挥职能,办理公益诉讼,服务经济社会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相关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公益诉讼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监督线索较少,监督实效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县人民政府要督促各执法部门努力提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切实增强执法透明度,树立执法威严,改善执法环境,维护法律尊严。一是通过执法检查工作部署的深入贯彻实施,规范和理顺向人大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由政府法制办审查,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年度执法检查工作目标等方面的制度机制,确保执法检查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既解决好执法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又着力解决好硬件保障问题,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扩展监督范围,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防微杜渐,保障行政执法的规范运行。要进一步督促相关执法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检查方式,将明察与暗访、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工作实效。
(二)县人民法院要通过完善执法检查工作的制度机制,深化司法公开,促进规范司法。深入推进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多渠道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等方式解决疑难信访积案。加强对审判、执行各环节和重要流程节点的全程监督,实现动态跟踪、无缝管理、阳光司法。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健全规范司法行为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案件实体、程序及法律文书方面存在的各种不规范问题,努力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三)县人民检察院要立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优势,全面履行好各项监督职责。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监督能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不断拓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收集开展公益诉讼的线索,通过各种途径夯实工作基础,提高诉讼实效,助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