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行政审批“瘦身” 为市场主体“松绑”
时间:2017.07.14 17:32——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县“放管服”改革工作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会议报告陇西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情况,请审议”。
2017年4月24日,陇西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放管服”改革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同时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专题询问。
换届以来,新一届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把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遵循,着力构建重要事项联动监督、关联事项综合监督、专业力量深化监督的长效机制,紧盯增强履职实效这一目标,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深化拓展试点工作成果。
按照这一思路,“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放管服”改革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作为开年大戏列入了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在开展监督工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专题调研、询问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三种形式来增强监督实效。
深入调研,让审议报告有的放矢围绕承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放管服”改革工作,2017年3月15日,陇西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走访个别企业、查看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取消、接收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65项,接收省、市下放行政审批项目64项,取消和停止执行116项,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1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30项,保留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1项……”。
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县政府以建设便民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环节,积极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工作,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有力清除了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有效激发了社会大众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陇西县政府在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同时,加快“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5004项、责任事项29480项、追责情形35975项,审核完成46个单位、21个主题、8个服务类型便民服务事项908项,打包上报行政权力事项(细项)流程图3357项。
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严格做好审批事项前置改后置工作,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01项减为15项,减幅达92.5%,办照办证效率显著提高。
放的下,更要管得好。陇西县在加快简政放权的同时,积极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制定印发了《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积极推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全力营造了公平、有序、诚信的良好发展环境。
不但要让行政审批工作提质增效,更要让服务对象“办得成事、办得好事”。在优化服务方面,陇西县积极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对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整体搬迁,整合入驻具有行政审批事项部门32家、开设办事窗口51个,全部推行网络化管理。
组建成立了以普惠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全市首家县级金融服务大厅,进驻窗口办事单位、金融机构32家,引进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入驻大厅,推行“一站式”金融服务。
17个乡镇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并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医疗低保等办事窗口前移到村,全面推行以“马上办、代着办、领着办、流动办”为主要内容的“民事代办”活动,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6.2万件,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调研组在充分肯定全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推进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专题询问,回应群众关切,共商改进举措
“请问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目前我县政务服务大厅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你们有哪些举措?”
在专题询问会上,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联络室主任王立新开门见山就问到。
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审批服务事项仍然程序多、手续繁、效率低;二是由于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尚未建成,各部门专网数据不能互通和协同共享,“网上行权”还没有发挥应有功能,“互联网+政务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三是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今后将从继续规范审批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政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网上行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四个方面加以改进,让办事群众切实受到实惠。
2014年定西市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市,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调研组成员郝志雄说,虽然我县实施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工作成效明显,但据调研情况了解,在一些具体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不顺畅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应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
县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说,我县在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业务主管部门将行政处罚权的移交视为权力的取缔,怱视了日常监管,造成了管理空缺和盲区。二是业务主管部门向综合执法部门移送案件并提供技术界定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三是没有给乡镇人民政府赋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主体资格,乡镇综合执法所因不具备行政处罚主体资格,使辖区内的行政处罚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四是由于体制原因,原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执法培训仍在原系统内进行,导致综合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相对薄弱。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理念,进一步探索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管理流程,全力破解综合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推动综合执法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陇西综合执法新模式”。
……
询问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动相关方面工作。会议要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结合会上的应询和承诺,汇总整理询问情况,加强衔接沟通,解决困难问题,从而达到回应群众关切、提高工作成效的目的。
会议审议,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献计献策
在听取了县人民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和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后,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专题询问情况,在审议中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承接下放权力能力有待提高、部门协同监管职能有待加强、政务信息系统需要整合提升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突破,深化政府监管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强力推动改革进程,确保“放管服”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实现行政审批“瘦身”,为市场主体“松绑”。
全程参与了会议审议和专题询问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表示,县政府将认真落实会议审议意见,进一步理顺执法机制体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行政审批”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确保全县“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