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
时间:2023.04.28 15:10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平正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社会治安管理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3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重点围绕法律学习宣传教育、违法行为处罚、执法队伍建设、综合执法监督等方面,先后深入城关、文峰、云田、西郊、首阳等5个基层派出所和公安局法制大队、治安大队、网安大队、物证室,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县贯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了解。并召开了各有关乡镇、有关单位和部门参加的座谈汇报会,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法律贯彻实施的总体评价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公布,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修正。法律公布施行以来,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秉承执法为民的理念,认真落实法律规定,切实规范执法活动,严格社会秩序管理,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全县公安机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对内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法律学习培训,大力推进法律练兵。2022年累计开展法治培训50余次1500余人。其中,办案骨干网上培训12期,以案析理、民警讲法22次,推动形成了全警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对外采取制作宣传挂图、编印法律读本、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治讲座和法治副校长、法治民警讲法治课等形式,推动法律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累计发放《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配套书籍500余册、宣传单20000张,组织宣传活动40余次,为在校师生上法治课140余次,提高了群众对法律知晓率,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执法质量考评、执法资格考试等活动,促使民警自觉学法、依法执法,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一是积极开展执法培训。采取法治辅导、领导点评、集中讨论、案例剖析等多种有效方法进行全覆盖执法培训,增强公安民警执行法律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引导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时限意识、人权意识)。2022年组织开展11期执法培训班,参训民警1262人(次),执法指引24期,旁听庭审3余次,参加旁听庭审民警530人(次)。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以考促学。公安机关出台奖励措施,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考试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做到奖优罚劣、鞭策后进,构建了良好的执法工作导向。三是狠抓执法考评。将办案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实行执法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每周开展一次执法案卷检查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讲评和整顿工作回头看,2022年开展网上执法办案考评12次,抽取刑事案件45起、治安行政案件65起,评选最优案件11起、最差案件11起。通过案卷考核和总结评价,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执法效果。
(三)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一是规范了执法办案场所。建成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个、基层所队执法办案区22个,制定印发了《陇西县公安局执法办案场所使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所有案件一律在办案区开展工作、进入办案区一律采集信息、办案区内一律有人看管、办案一律有录音录像的“四个一律”要求,强化了对办案场所的规范管理使用。二是严密了执法流程。全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案件办理全程实行信息网上录入、网上流转、网上审核审批、网上制作法律文书、执法质量网上监督考评的运行机制。通过开展警综平台案件信息全要素补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网上办案信息规范录入、警情规范流转、案件规范办理。三是强化了监督检查。签订《执法规范化建设责任书》,实行办案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制,严格兑现奖罚,认真执行工作质量考评、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案件主办人责任制度、案件受理制度和法制监督员制度等各项制度,切实规范了接处警、受立案、线索核查等重点环节工作,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四是严格了涉案财物管理。建成县级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健全涉案财物管理制度,规范涉案财物的提取、登记、保管、移交等工作,涉案财物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有效遏制了涉案财物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四)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加强科技防控建设。坚持“大合成”牵引,推进大数据战略,高标准建成集指令接收处置、信息收集研判、勤务指挥调度、组织联动协作、视频图像巡查、数据赋能应用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指挥室,治安管理的查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治安管控。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开展线索摸排,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消除治安隐患,减少案件发生。三是加强巡逻防控。以警务实战化和深化城区社会面巡逻机制改革意见为框架,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交巡警合一网格化巡防机制,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全面启动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对城区街面开展24小时武装巡逻,对案件易发地段和防范薄弱时段,实行重点巡逻防控,有效提升城区社会面巡逻防控水平。四是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坚持预防为主,在全县建立以基层派出所为主导、村(社区)为骨干的群防群治巡逻队,充分发动基层联防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全面夯实社区警务,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切实提高社区治安防范能力,不断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五)治安形势不断好转。一是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2020至2022年共依法查结各类治安案件1701起,其中终止调查27起、治安调解634起(含简易调解59起)、行政处罚1040起。治安处理1609人,其中行政拘留412人,拘留并处罚款392人,罚款592人,警告21人,不予处罚192人。在查结的治安案件中,扰乱单位秩序类案件122起、占7.17%,妨害公共安全类案件22起、占1.29%,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类案件1343起、占78.95%,妨害社会管理类214起、占12.58%。通过执法办案,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在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对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矛盾纠纷案件,注重运用调解手段进行疏导,2020至2022年,调解处理治安案件634起(含简易调解59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35起,确保了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有效防止了矛盾纠纷升级扩大,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三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公安部门围绕重点领域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对社会治安乱点的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征求基层人大代表、学校负责人以及部分群众意见建议,普遍认为公安部门打击得力、执法公正,对社会治安均表示满意。
二、存在的问题
检查组认为,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贯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法律宣传教育深度广度不够。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法律具体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存在片面理解,甚至一些群众错误认为“只有触犯刑律才算违法,违反治安管理不算违法”,法律意识不强,群防群治参与度不高。
(二)执法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农村集镇、重要路段、人流密集型场所安装监控探头不足,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联勤联动、快速处置机制不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警力配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部分巡逻防范、交通管理、派出所社区警务、110接处警岗位警务辅助人员由于待遇偏低,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部门相互协作配合不够紧密。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或其他警情过程中,还存在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不够紧密,线索移送和问题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四)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仍需加强。对一些突出的治安问题打击力度不够大,查处率与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盗、抢、骗”“黄、赌、毒”问题依然存在,噪声污染、校园欺凌等方面案件仍有发生。对出租屋管理、流动人口登记不到位,有效管控还有待加强。少数案件出警不及时,在及时查处和侦办农村治安案件方面还有不足。
三、工作建议
治安管理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县人民政府及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关于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依法履职,积极作为,不断强化措施,主动创稳,进一步把《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好、实施好、执行好,努力为建设“平安陇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一)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要进一步认识贯彻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更加重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全面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着眼于让普法更精准、防范更超前,创新建立“精准普法机制”,抓好法律“八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公安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强化普法;文化娱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严禁“黄、赌、毒”的宣传;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严禁校园欺凌、预防校园贷、禁毒知识方面的宣传;司法行政部门要创新和改进宣传方式方法,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公民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
(二)进一步夯实执法基础。县政府要加大对公安部门人员、经费的保障力度,公安机关警力、经费、车辆等方面要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充实。要下大力气加强基层派出所特别是城区派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保障水平。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构建市域圈层防控,强化街面整体防控,严密行业阵地防控,借力群防群治防控,深推科技手段防控,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一要加强对民警的执法业务培训,加强程序和证据意识教育,从严从优治警结合,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准,规范执法程序,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二要坚持过罚相当、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过度执法、粗暴执法,努力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要规范追缴、收缴和罚款程序,切实防止执法利益化、利益部门化。三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宗旨,做到有案必立、立案必查,提高执法公信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加大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感受深的盗窃、噪声污染、聚众赌博、校园欺凌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和打击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四)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针对部门之间可能推诿扯皮的领域,县政府要根据法律规定,形成交叉执法的长效协调机制,解决交叉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要加强与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文广和生态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全面深入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创 造良好执法环境。二要加大重点问题排查整治。深入研判当前突出风险隐患,准确把握规律特点,切实提高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社会安全稳定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化解,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三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进治安业务信息系统和治安要素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智能化治安管理平台建设应用,健全完善治安要素信息资源体系。四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压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把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制度、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推进主动创稳行动落实见效,提升平安陇西治理成效。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Copyright © 2016-2024 陇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陇ICP备17002246号-1 甘公网安备62112202000057号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门街1号 邮编:748100